她是心明眼亮的“安全员”,辛苦奔忙的“联络员”,热情温暖的“信息员”, 凭借满腔热情和默默奉献赢得了社区干部、街坊邻里的一致好评。
她就是张湾区车城路街道公园社区车城商场小区居民江顺娣,一名拥有49年党龄的古稀老人。
居民心里的“安全员”
“家属楼一共有6个单元,住着64户居民,其中原车城商场的老员工占七成。”车城商场小区业委会副主任、73岁的江顺娣告诉记者。
车城商场小区家属楼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2008年进行过一次集中改造后,一晃多年过去了,多个单元楼道出现了电线老化、接触不良、灯泡不亮等状况 。
2022年初,江顺娣与小区业委会主任刘兴武商议决定,由业委会牵头,对小区楼道内的电线及照明设施进行全面更换与修复。“用电安全可不是小事,容不得丝毫马虎!”江顺娣认真地说道。
苦口婆心的“联络员”
2023年,为了车城商场小区家属楼的供暖改造事宜,江顺娣和刘兴武四处奔走,历经8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促成此事,让小区如期供暖 。
暖改工作期间,江顺娣全程监工,在2023年12月供暖前,顺利完成了暖气管道改造工程的验收手续、供暖协议签订以及供暖费收缴等一系列工作,小区居民圆了盼望已久的“暖冬梦” 。
“江顺娣已经年过七旬,为了大家的事情,真是尽心尽力、毫无怨言 。”小区业委会成员江琴感慨万分,“虽说看着只是跑跑路、说说好话,但其中的艰难困苦,一般人根本想象不到。”
“做工作要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成效。”江顺娣说。在改造过程中,入户宣传和费用收缴是两大难题。实际上,家有老人的住户大多比较配合,而需要反复上门的主要是年轻人。一方面,他们觉得暖气并非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他们工作忙碌,经常不在家,连面都很难见到。于是,江顺娣站在年轻人的立场,耐心地跟他们分析利弊,最终成功转变了他们的想法。
勇挑重担的“信息员”
“小邹,你妈妈今天还没开过大门呢,赶紧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小陈,记得把楼道里的杂物及时清理一下,别绊倒了老人和孩子。”“各位,一楼的窨井已经疏通好了,费用平摊下来是81.8元,大家可以转账或者交现金。”这些话语便是江顺娣日常生活的写照。
“能多做点就多承担一些,既方便自己,也能帮到老同事们。”江顺娣微笑着说。她退休后的生活十分规律,每天早上送孙子去上学,上午在家做做家务,下午便去活动室和大家聊聊天、打打扑克。3年前,她从武汉回到十堰,恰逢小区业委会换届,她被推选为业委会副主任。
“江阿姨热心快肠,我打心底里佩服她!”家住车城商场小区二单元的张先生由衷地赞叹。张先生在该小区居住已有20多年,见证了小区变得越来越好。他表示,业委会为小区付出了诸多心血,尤其是3年前业委会换届后,江顺娣的加入让业委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只要居民反映问题,江顺娣总会想尽办法妥善解决。
“和谐是大家共同的追求,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标。”江顺娣真诚地说,作为一名有着49年党龄的老党员,能够获得社区和居民们的信任,她觉得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充满了乐趣,内心无比满足。(十堰晚报 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