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从事人民调解工作30余年,退休后加入郧西县人民调解委员会,2019年成立“樊永金调解工作室”,他扎根山乡,忠诚履职,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调解专家”“全省人民满意的司法助理员”“全市政法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
“五类调解法”巧解千千结
2016年3月,郧西县联合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在樊永金带领下,该委员会不断整合全县医疗、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等人民调解委员会资源,实行统一“派单”,一站式受理群众诉求。针对疑难信访案件,调解委员会提前介入,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是非诉讼纠纷解决最重要方式之一。
工作中樊永金忠诚老实,公道正派,以一颗赤诚丹心倾力为党和政府与人民之间架起保障群众权益的“连心桥”。实践中他总结出“五类调解法”(即“降温冷却法”“换位思考法”“各个击破法”“案例引导法”“利害关系法”),推行以来,矛盾化解率显著提高。2019年以来,他带领团队成功调处了上千件疑难案件,其中在全县有较大影响的案件230余件,化解重大疑难纠纷成功率达98.4%,挽回经济损失5162万余元,赢得了当事人双方的共同信赖和尊重,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县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他本人被省司法厅誉为“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
“全县我就信任你!”
前几年六郎乡供销社下岗职工刘某的房屋拆迁纠纷一事,在县法院、市中院3次开庭审理判决后都无法履行,刘某多次越级上访。樊永金带领调解委员会多次深入六郎乡,收集证据,查找资料,调查现场证人,借阅卷宗,先后12次做刘某的工作。通过摆事实,说法律,讲政策,疏解劝导双方当事人,最终协商索赔从79.86万元降至18.6万元,双方对赔偿结果都很满意,这件历时5年的拆迁纠纷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事后刘某拉着老樊双手感激不已:“你专业有耐心,把我说服了,郧西调解我就服你!就信任你!”
一桩桩棘手案件的成功调处靠的是樊永金对群众诉求的高度重视,以及设身处地地着想。工作中他从不接受当事人的吃请、送礼,也严格要求其他调解员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要做到不偏不倚、公平正义,既要走进群众心里赢得当事人的信赖,又要与当事人保持适当距离,“我们从事调解工作,一定要实事求是,不搞虚头巴脑的东西。人家服的是我们公正可靠,敬的是法律威严,信的是我们身上的党徽”,樊永金如是说,如是做。
“行走的民事法典”
当前,基层矛盾呈现出主体多元、情况复杂、调解难度大、易激化等特点。为更好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樊永金数十年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逐字逐句熟读吃透其中条款细则,力求将每一条法律规定都内化为自己调解工作的准则。
去年6月的一个医疗纠纷案件让樊永金印象极其深刻。一位残疾老人在医院治疗完眼疾,突发心肌梗死过世。家人不满意医院诊断结果,认为是医疗事故,多次大闹医院、上访,要求高额赔偿,甚至扬言要威胁社会,既影响医院正常运行,又存在社会风险。樊永金接到任务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见当事人,而是细致查看治疗记录和各方证据,梳理法条法规,走访老人的亲朋。他用法用情用案例劝说家人,打消治疗疑虑,最终家人心悦诚服放弃索赔,结束了长达一年的医疗闹访。谈及调解思路,樊永金认为,一些矛盾纠纷高额赔偿并不是根本目的,当事人追求的不过是希望对事情来龙去脉的完全知晓和被给予足够的尊重,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法律的框架内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从业近四十年,他遭遇过不配合、质疑、挖苦,甚至谩骂,感受过委屈和辛酸,也收获了群众的推心置腹与高度赞誉,但他始终坚信世上没有解不开的结。纵然年近古稀,樊永金依然秉持“努力让每一个矛盾纠纷画上圆满句号”的工作宗旨,带领同行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勤勉敬业,躬身笃行,耐心用心做好调解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维护社会和谐发挥余热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