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共十堰市委老干部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 时政新闻 工作要闻 银龄时代 政策与热点 工作动态 关工委风采
站内搜索
  政策之窗   更多>>
· 关于银发经济,重要文件发布!
· 全国老龄委印发《关于深入开展...
· 网络安全倡议书
·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一老一...
·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
· 做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模范——...
· 什么是党性?如何衡量共产党员...
银龄时代


退休教师胡益明:“深山红烛”坚守承诺 46年教了村里三代人

来源: 十堰晚报     |          |     发布日期: 2025-01-22     |     [      ]


胡益明,男,1962年3月生,中共党员,竹山县宝丰镇退休教师。“只要孩子们需要,我就不走。”为了这句承诺,从1978年到原竹山县黄栗乡水田坪村教学点任教以来,胡益明扎根深山46年。他用执着的追求、无私的爱心和辛勤的汗水托起一座深山学校,忠实履行着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胡益明先后获评竹山县道德模范、十堰市优秀共产党员。

“只要孩子们需要,我就不走”

胡益明所在的水田坪村教学点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距离宝丰集镇25公里,因山高路陡,条件艰苦,教学点的老师陆续都走了。1978年,高中毕业的胡益明听说因为没有老师村里的孩子们面临失学,就毛遂自荐到教学点当民办教师。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上学,胡益明常常挨家挨户做工作。村民们说“咱这条件差,你也待不太久,上不上都行。”胡益明找到村长,用大队喇叭大声承诺;“只要孩子们需要,我就不走。”

在胡益明的努力下,学生从13个增加到20个,全村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为了让家长安心,逢夏秋季暴雨,他把学生一个一个送回家;冬季大雪封山,他就沿路扫雪确保学生安全;4名留守儿童离校太远,他就带到家里一起吃饭。1985年,学生华伟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每月工资仅5元钱的胡益明再次垫交了学费。

为了那句承诺,他多次放弃了外出务工的机会。2000年,胡益明通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

“搞好教学,证明山里不比山外差”

胡益明知道,山里的孩子走出深山,读书是最好的途径。自己能做的就是教书育人,给孩子们打好基础。他在心里暗自承诺:“一定要搞好教学,证明山里不比山外差!”一间教室,一个老师,三个年级的孩子同时上课,教学内容如何穿插?课堂动静如何搭配?通过不断地实践,胡益明总结出“多级合作、动静结合、以高导低”的教学方法。三个年级的孩子同时上课,布置二年级的孩子复习学过的生字组词,一年级和学前班的孩子两人一组做认识拼音游戏。

他还摸索出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让孩子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努力终有收获,他多次在上级组织的复式教学比赛中获奖,在镇上组织的调研测试中名列前茅。学电化教学、学电脑课件,他不断提升充实自己,只为给孩子们提供优质教育。近5年,从水田坪村教学点走出的学生先后有30人考上大学、研究生。

退而不休,只为这些山里娃

既当老师,又当校长,既是炊事员,又是保育员,孩子们都亲切地喊胡益明“爸爸”。2022年退休后,面对教学点的7个孩子,胡益明满怀不舍,他决定选择响应国家“银龄计划”,又在教学点干了2年。2024年9月4日,62岁的胡益明和52岁的储召华共同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语文课《我是小学生》,完成了教学交接。在本村的讲台上,他坚守了整整46年,引领了三代人读书明理。

正式退休后的胡益明心心念念的还是校园里的那些孩子,得空他就爱去学校传授教学经验,利用节假日给孩子们辅导功课。

46年来,他走的最多的路,是通往教学点崎岖坎坷的山路;46年来,他牵挂最多的事,是不能耽搁学生的学业;46年来,他始终坚定地践行诺言,让更多的孩子走出深山。胡益明的坚守与传承,传授了知识,更传递了希望、梦想和责任。





 

纪检组举报电话: 0719-8122610   邮箱: pzswzzbjjz@126.com   地址:柳林沟老市委大院老年大学6228室

主办单位:中共十堰市委老干部局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承办  鄂ICP备06007886号-5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
 地址:十堰市茅箭区柳林路25号原市委 邮编:442000  电话:0719-8652741 传真:0719-8655190

关闭